传统变电站概要
传统变电站从上世纪80年代及更早以前,变电站主要由集成电路和晶体管组成,二次设备是在其外单独操作的。80年代末,微处理器和通信技术广泛发展发展,应用于变电站,形成较为系统的远动装置,传统变电站在以往简单的电气、保护运行的基础上,逐步增加了“四遥”功能,即:遥测、遥控、遥信、遥调。
传统变电站存在4点不足,其中包括:
2、变电站内部二次接线十分复杂。二次接线复杂主要是变电站装置互相独立,要在装置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大多要涉及到二次回路,因此二次回路较多导致二次接线复杂;由于CT/PT均为传统式,体积大变比小,负载过重,因此测量数据和控制机构不能共享;自动化规约版本低,不同厂家使用不同通讯规约且难以形成一致的标准,因此,不同厂家间的自动化信息之间难以相互通信,致使第二次链接难以进行;由于通讯规约不统一,在系统联调的时候需要进行不同规约转换,调试工作量极为复杂,使其正常运行,并在发生错误时进行即时修护的操作性减弱,总结起来就是:无论在设计、运行、修护等方面都造成了威胁,系统无可靠性。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传统变电站二次系统存在大量硬接线,CT/PT负载加重,运行十分不稳定。
3、装置间缺乏集成应用。传统变电站虽有智能化装置的设计和应用,但由于装置之间的互相独立、接线复杂,使其优势未得到充分利用。虽然配置了相关的智能化设备,但由于智能化设备的功能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,这种智能化系统就其效率和价值上都不值一提。
4、搜集信息的设备没有一致化。由于搜集信息的设备之间保持相互独立,彼此之间不能得到交流,所以自动化装置存在可操作性差的问题,首先造成自动化装置在变电站内应用的局限性,其次也给无法实现集控中心对信息的集成和维护。 |